妙文共欣赏:第十届虎丘曲会盛况(wuzhai)
2009-10-04 14:15:31
来自:wuzhai(则见风月暗消磨)
第十届虎丘曲会盛况:以节目单为中心之观察
在全国人民同庆建国六十周年,恰欣逢中秋佳节之际,举世瞩目、盛况空前的第十届苏州虎丘曲会于10月2日至4日如期召开。虎丘曲会以继承明清两代苏州虎丘中秋曲会、“促进昆曲艺术的保护继承和革新发展”自命,正式恢复举办十年以来,日益繁荣昌盛,逐步形成“规模宏大的群众性昆曲演唱活动”。今年乃“虎丘曲会恢复10周年喜庆、国庆中秋双节双庆”,在组委会及“各地曲社和昆剧专业表演团体以及爱好昆曲的各界群众”努力下,必将成为规模空前、丰富多彩空前、质量空前的曲界盛会(以上打引号者均引自组委会官方文件)。不能恭逢盛会之我辈,只能间接从辗转而来之节目单(秩序册?)一纸,遥想其盛况,而啧啧称羡也。
观察之一:新举措
早就听说本届曲会将进一步“创新”,开“评优”之举,节目单上果见提前公布之“荣获苏州虎丘曲会(2000-2009)优秀曲社名单”及“荣获苏州虎丘曲会(2000-2009)优秀曲友名单”两份。细数之,“优秀曲社”计评出二十二家(其中打错名称手写修改一家,手写增添两家),其中上海四家、南京六家、苏州六家、北京、天津、昆山、太仓、香港、扬州各一家,充分反映了昆曲艺术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。“优秀曲友”二十五人,每社一人,具有完全的代表性。
在活动安排方面,本届曲会又有诸多新亮点:1、2日全体曲友夜游苏州工业园区(金鸡湖?)节日夜景,表达了广大曲友口唱昆曲,心不忘祖国建设大业之豪情壮志;2、3日下午由南京钟山曲社领衔彩串演出昆剧《红楼梦》,充分反映了当代曲友敢于创新、勇于上台、不甘落后于专业院团艺术发展步伐的崭新面貌,不能不令人悠然向往;3、4日夜“庆祝建国60周年第十届苏州虎丘曲会昆曲晚会”,除各社代表唱曲之外,还有苏州昆剧院、苏州昆曲学校穿插演出之折子戏三折(《相约讨钗》、《千里送京娘》、《活捉》),突出反映了专业院团对业余曲友的关心、扶持和提携,感人至深。
观察之二:各地曲社力量
据悉,近年来,因为各地曲社参加虎丘曲会的热情高涨,主办方接待工作非常繁重,而且导致唱曲时间的安排非常紧张,因此,本届虎丘曲会不得不对各地曲社报名人数稍作限制:大曲社在10人以内,小曲社5人以内。这一举措无疑对规范曲会的报名和活动安排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,而且必将激励各地曲社努力扩大规模,以促进昆曲的普及繁荣,可谓功莫大焉。对于当前全国数十家曲社的规模力量,组委会自然经过了周密妥当的调查,从而合理分配参会名额。我人从而可从曲会节目单上各曲社的报名人数,看出各地曲社力量的高下强弱:
超过10人者三家:上海国际昆曲联谊会13人、南京中山(疑当为钟山,待考)曲社11人、南京兰苑昆曲传承班12人,此规模超过组委会之明文规定,或可称为“超级曲社”。
大曲社(10人)4家:南京昆曲社、南京海内外京昆联谊会、河海大学昆曲社、苏州昆曲研习社。
小曲社(5人以下):北京昆曲研习社、上海昆曲研习社、杭州大华曲社、南京金陵昆曲学社……等等
其余皆为不大不小中不溜秋曲社。
观察之三:曲友习曲状况
从节目单上看,各地曲社共报名164人(仅计个人报名者,有曲社报有“大合唱”、“合唱”、“小组唱”节目者,其人数未详,待考),其中报有节目者101人,报有单曲102段(彩唱单曲两段)、合唱7段、彩唱折子戏2折、昆歌2段、唐诗1首、苏剧(快嘴李翠莲选段)1段,可谓阵容强大、形式多样、内容新颖。尤其是南京中山(钟山?)曲社,11人报有传统剧目单曲1段、新编剧目单曲1段、昆歌及昆歌二重唱各1段,唐诗1首,女声小合唱1段,彩唱折子戏2出,体现了其超级曲社的强大实力、勇于创新拓展艺术表现形式的决心以及安排曲目上的巧思和匠心,令人敬佩!
另,单曲102段、合唱7段中,含《游园》【皂罗袍】8段、《惊梦》【山坡羊】7段、《琴挑》【懒画眉】5段、《寻梦》【懒画眉】6段、《寻梦》【忒忒令】4段、《思凡》【诵子】3段、《寄子》【胜如花】3段、《惊梦》【山桃红】3段、《惊变》【泣颜回】3段、《闹学》【一江风】4段,重复2次者未统计。这充分体现了经典名段深入人心的程度,及各地曲友“钻之弥坚”的学习精神!
观察之四:八卦一则
曲会性别比例:节目单上明标性别的曲友157人,其中女性102人,占65%,其中南京中山曲社、上海国际昆曲联谊会分别仅有1名男性,这给其他曲社以很大启示:要成为超级曲社,必须大力发展女性社员,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社员,南京审计学院昆曲社派出的8人阵容为全女班,很有希望成为下一个超级曲社!
重点推荐中山曲社的报名单,请大家认真学习,探讨一下如何成为超级曲社这个重要的学术问题~:
姓名 性别 节目
××× 女 红楼梦“听秋”
××× 女 同演
××× 女 同演
×× 女 女声小合唱
××× 女 范蠡与西施“访施”
××× 女 昆歌《西施》
××× 女 昆歌二重唱
×× 女 唐诗《春江花月夜》
××× 女 彩唱玉簪记“秋江”
××× 男 同演
××× 女 惊梦“绵搭絮”
㈱ lususlee